您现在的位置: 酸菜 >> 酸菜吃法 >> 华夏美食陕西汉中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这里居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属亚热带与北温带过渡区。山川相间,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湿度有度,生态环境宜人。正可谓“气候居南北之适中,物产兼东西之共有”。著名小吃麻辣鸡、牛肉干、面皮、菜豆腐、罐罐茶等色香味形让人留连忘返。

汉中面皮

  面皮大多是米做的,因为柔嫩、劲道恰似皮条而得名。面皮与菜豆腐搭配是汉中人最喜欢的早餐。将大米浸泡、磨浆,加水稀稠相宜,蒸成薄片,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色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芝麻酱、辣椒油、大蒜汁或生姜汁,芥茉、五香粉、精盐等调料。凉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除凉食外,还可切片晒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年“汉中面皮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洋县枣糕馍

  本名“早告馍”,后来由于在馍上染花、放枣子,又叫“枣糕馍”。枣糕馍用黄酒渣子做酵引,水温冬热、夏冷、春秋温,和成面团,成型后再饧发半小时左右,用铁锅旺火蒸制而成。宜大量制作,用绳子成串,吃时再蒸。枣糕馍不兑碱,色白质软,略带甜味,久放不霉,是待客、馈赠佳品。

略阳罐罐茶

  罐罐茶是略阳县的传统茶点饮食,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因略阳“古为白马氏之东境”(白马氏族即古羌族),传说罐罐茶乃古羌族的遗风,当地人食以牛、羊肉为主,经常过着游牧生活,罐罐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就可熬茶解渴充饥,有易消化耐饥作用,所以倍受青睐。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其中以面罐茶最为出名。

  略阳民间歌谣道:“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大、小西路)面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熬茶的罐罐鸡蛋大”。这“面罐茶”和“油炒茶”是略阳罐罐茶中极有代表性的两种饮茶风俗。人们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茴香、藿香、生姜、食盐,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再加上清油。待茶汤出罐入碗后,再放入炒好的核桃、肉丁、鸡蛋花、面果、土豆丁、豆腐丁等佐料,即可饮用。又由于佐料密度差异,有的沉入碗底,有的浮在中间,有的漂于表面,所以又有“一层楼,两层楼,三层楼”之说,最多可以到六层楼,层层口感各异,香味不同,喝起来提神暖胃,爽口宜人,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汉中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菜,制作历史悠久,十分讲究,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大众化食品。

  菜豆腐食用时非常讲究,吃时还要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将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这饭菜吃起来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汤粥,即一口浓香,一口清香,乱了招式便走了味儿。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热汤,清香自然,浸润双唇,再用筷子夹上一些小菜抹于豆腐上,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浓香宜人。豆腐的绵甜,汤粥的酸香,小菜的麻辣,那种难言之妙龄人回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且经济实惠。

留坝八里关罐罐肉

  八里关罐罐肉是从清朝末年流传至今的传统美食,是选用上好五花肉用油炸至浅黄色,然后用葱、姜、蒜腌制一个多小时,再放入罐里炖至8成熟,加上红萝卜、土山药、木耳,吃的时候是一罐肉、一罐汤,再配上锅盔馍,馍有馍香、肉有肉香,健康有营养。此小吃已选入留坝县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荣获了“留坝县第一届紫柏山宴食神大赛”八大名小吃金奖。

西乡牛肉干

  西乡牛肉干是西乡县传统名贵清真风味食品,于明清年间已享誉西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初由西乡清真寺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盛极一时,陕南一绝的地方名产并流传至今。如今西乡牛肉干已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乡众多牛肉干中,西乡县信一清真肉制品厂法人,也就是西乡牛肉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穆欣研究开发的信一牌牛肉干当属最为著名。信一牌五香牛肉干、酱香牛肉干、金丝牛肉干、麻辣牛肉干、茶香牛肉干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以品质纯正,营养味美而赢得各方消费者喜爱和好评。

宁强王婆麻辣鸡

  又名王家麻辣鸡。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宁强城内悄然兴起,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宁强城乡普及。取鲜活公鸡,去毛,扒出内脏,洗净,入冷水煮沸,打除泡沫,加草果、八角、沙仁、白扣、花椒少许、生姜、葱等材料,慢火煮七成熟捞出,控干水分,放凉。然后用利刀切成两寸见方的鸡块,撒入食盐、花椒粉拌匀,腌十分钟。最后将生姜捣烂挤出姜汁,与油泼辣子、味精等一同兑入鸡汤,倒入鸡块,调匀上盘。色泽金黄鲜亮,肉质细嫩脆爽,肥而不腻,麻辣爽口,有开胃益神作用。

汉中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菜、芹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蔫,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洋芋糍粑

  留坝有“洋芋糍粑,胀死老汉”的民间戏语,一是指洋芋糍粑香味诱人,二是因洋芋糍粑老少皆宜。洋芋糍粑取材留坝闸口石,由于生长时间长,洋芋质地结构紧密、淀粉含量极高,粘性好,制作的洋芋糍粑色泽如玉,清香扑鼻,既美味营养,又具有美容瘦身作用。如用自制的酸菜水或泡菜盐水、葱花、精盐炒熟,配以姜末、蒜汁、花椒粉、红油辣子等佐料调好,就是名副其实价廉物美的待客佳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gmenzx.com/jmsh/139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