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稻城亚丁——自驾游日记□文/罗晓峰四川西部的“稻城亚丁”是一处5A级旅游风景区,近年来在国内炒得很火,这对我这个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同学也爱旅游,几次对我说,趁咱们现在还能跑动,咱两家出去逛一圈吧。咱们不跟团,再说“稻城亚丁”这么远,又是高海拔,当地也没有去往那边的旅行团。咱们自驾车旅游,沿途的风景都能看到。同学说得没错,去亚丁自驾游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而且自驾游随意,想走就走,想歇就歇,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同学小我三岁,会开车,驾驶技术不错,有十多年驾龄,而且小心谨慎,沉着稳健,所以我们商定,五月二十八日自驾车赴“稻城亚丁”旅游。五月二十八日星期五晴穿越秦岭隧道五月二十八日一大早,伴随着一轮朝阳,我们两家从永济西上高速,朝西安方向一路进发。不到八时,我们便从西安绕城高速朝秦岭方向驶去。这时正值交通高峰,虽有几次小的堵车,却并不严重,基本上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九点半,我们便到达秦岭服务区。在秦岭服务区,我们就站在车辆的后备厢旁,吃了一顿自带早餐。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植被茂密,山高谷深,满目翠绿,风景秀丽。我们的目的地是雅安成都方向,要翻越秦岭这道天然屏障,需要从秦岭腹地的隧道钻过去。秦岭隧道群是大秦岭上一道独特风景,共有隧道条,其中一、二、三号隧道较长,分别为米、米、米,而最短的隧道则仅有几十米。隧道一个接一个,刚出这一个,又进另一个,整个秦岭高速路段,几乎全是用隧道连接起来的。当年修筑这一段高速公路,国家投入了多大财力,筑路工人付出了多大牺牲,难以想象。穿越秦岭隧道,中午一点半,我们来到“剑门关”服务区,仍然是简单午餐,吃自带的馍馍、饼子、鸡蛋、咸菜,泡方便面。“剑门关”是一处5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著名的关隘之一,在剑阁县城南十五公里大小剑山中断处,因峰峦似剑,对峙如门,故称剑门,又因诸葛亮当年在此立关,命姜维镇守而名扬天下。这个景区二零一五年我曾和同事来过,山势陡峭,风景优美,但不在我们此次出行计划当中。不敢在服务区多停,吃完饭我们又上路前行,七点刚过,我们便下高速,驶入雅安市区,穿过横跨在青衣江上的“雅安廊桥”,入住桥头的廊桥酒店。雅安廊桥雄姿廊桥,即有屋顶的桥梁。这样的桥梁前多年旅游时也看到过,如湖南凤凰古镇,沱江上的廊桥,重庆世博园中的廊桥,上面都有高大的楼阁,但不是整个桥面,而是桥上的点缀。雅安廊桥是青衣江大桥上一组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我在国内看到最大最长的廊桥,一下子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因天色尚早,更因为想一睹雅安廊桥的雄姿,为明天节约时间,也顾不上休息,酒店房间放置好行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来到青衣江边,欣赏廊桥的壮美。只见宽阔的青衣江自西向东缓缓流淌,流向岷江的怀抱。雅安廊桥南北飞架,由两大两小四个拱涵组成,中间两个大拱涵,两边两个小拱涵,造型别致,美观大气。廊桥两端分别建有三层高大楼阁,中间的主体楼阁又高出两端楼阁,且两边各配一座小亭,小巧玲珑,协调对称。整个建筑群彩绘鎏金,飞檐斗拱,气势如虹,巧夺天工。为确定大桥长度,我从桥南上桥,沿着用花岗岩石材做成的防护栏一直往北数下去,一共数了一百六十余节,每节连护板带栏柱按1.3米计算,大桥的长度应超出米,廊桥的长度应接近米。晚上在酒店,老伴在手机百度查询,廊桥的实际长度为米,处于城区中心位置,是我国最长跨度的廊桥,与我现场测量的廊桥长度基本接近。廊桥的设计匠心独具,中间是一条很长很大的商业街,两边是行人和车辆的来往通道,在山多地少的雅安,这种设计理念,节约土地资源,足见雅安人的智慧。雅安廊桥是雅安市一处标志性景观建筑,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雅安廊桥灯火璀璨,亮如白昼,通明的灯火将廊桥的轮廓映照得棱角分明,市民和游人纷纷来到江边,观赏廊桥夜景。老伴更是兴致勃勃,做出各种造型,让我为她拍照。而此时廊桥公园江边的石桌石凳旁,有好几拨老年人在吹拉弹唱,享受消夏生活。雅安廊桥的夜景真美,美得让人忘却疲劳,忘却烦恼,美得让人兴奋,回酒店后一夜没有睡好觉。五月二十九日星期六雨第二天一早,经酒店工作人员介绍指点,我们去了一家“挞挞面”的餐馆吃早餐。这家面馆因江泽民主席当年曾在此用餐而十分出名。面馆各种口味都有,我们按各自喜好点餐,享用美味,真是名不虚传,汤鲜味浓。但走出餐馆,大家又都说,味道是不错,但面的口感还是不如我们的永济扯面。用完早餐回酒店路上下起了小雨,街上行人不断抱怨说,真烦人,天天下雨,都下半月了。正应了那句俗话,四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山多,地少,多雨,尤其雅安,多雨是它的常态,难怪四川的一首歌里唱道“太阳出来喜洋洋”。回到酒店,收拾行囊,八点十分离开酒店,穿过雅安市区上高速,直奔泸定县城。回望雅安,群山环抱,江水如带,青山绿水,和谐自然,雅安城就像它动听的名字一样,优雅安然,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中。泸定桥缅怀英烈去泸定的高速途中,公路两旁群峰耸翠,郁郁葱葱。这里的植被不像秦岭山中多为灌木,而是乔木居多,云杉青松翠竹长势苍劲,比起秦岭的山色更为秀美。穿过几条隧道,最后从全长13.5公里的二郎山隧道出来下高速时,时间为九点二十六分,下高速后我们很快进入泸定县城,在狭长的县城里找到一家地下停车场,于十点整来到泸定桥景区大门。

泸定桥东西两岸建有式样一致的仿古阁楼,均为景区的东西入口。我们来到景区东门入口,只见楼阁两边胡耀邦同志撰写的对联赫然醒目:“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

泸定桥系康熙四十四年(年)始建,桥体造型古朴,结构独特,是康熙皇帝的一项民生工程。泸定桥曾以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著称于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西南边疆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桥宽3米,长.67米,桥面由十三根铁链固定在大渡河东西两端,上铺木板,两旁有粗绳索防护。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红一方面军要攻占的泸定桥已经被国民党部队拆掉了桥上的木板。从景区东大门上泸定桥,走在左右摇摆晃动的木板浮桥上,看到桥下奔腾的大渡河波浪翻卷,不禁令人心惊胆战,头晕目眩,但想到红军战士当年的奋勇向前,不怕牺牲,我和老伴还是壮着胆子勇敢地走向了对岸。对岸桥西景区入口的楼阁两边,仍有一副对联:“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楼阁正中“泸定桥”三个大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泸定桥桥西对面的绝壁山崖上有一座三层的“观音阁”,登上“观音阁”,大河、浮桥、县城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当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大河,电影《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画面便浮现眼前,那是多么悲壮和惨烈的一场战斗啊!二十二名年轻的红军战士身背长枪、大刀,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炮火,在红军主力的掩护下,手脚并用攀爬在浮桥的铁索上向对岸奋力进攻,又一个个中弹,掉进大渡河的镜头,就好像在真真切切重现,顿时令人心情沉重,两眼潮湿,同时又心潮激荡,思绪万千。当年年轻的红军战士凭什么不怕牺牲,奋勇向前?靠的是信仰的力量!他们把为革命事业献身,为民族解放牺牲,看作最大的光荣,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若没有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这一切都不可能!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当我还沉浸在八十六年前的那一场战斗情绪中,眼前另一幅画面出现在泸定桥上。一队队身穿红军服装,头戴军帽、腰系皮带,脚蹬草鞋的年轻人,在高举红军旗帜的旗手引领下,从泸定桥桥西向东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行进在浮桥上;一队队少先队员也是身穿红军服装,头戴军帽,腰系皮带,脚蹬草鞋,在旗手引领下从桥西向桥东行进。当年红一方面军飞夺泸定桥的那一场战斗,红军战士就是从桥西向桥东进攻的,这一队队年轻人,一队队少先队员,就是要在五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走长征路,重渡大渡河,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八十六周年。而此时大渡河东岸的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一队队参加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八十六周年庆典活动的人群正在向广场集结。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泸定县,重温历史,接受教育,真是幸运。从观音阁下来,从桥西上浮桥返回桥东,十点四十,我们告别泸定桥,告别先烈,向康定出发。大渡河上特大桥出泸定县城不多一会,远处一座钢索斜拉桥出现视野,桥面上来往的车辆像一个个小黑点在前后移动。随着车辆前行,大桥越来越清晰,越近越壮观。这座大渡河上的现代化钢索斜拉桥,横跨大渡河两岸,是雅康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名为“兴康特大桥”,距泸定桥上游七公里左右。大桥全长米,主跨米,桥面宽27米,桁高8.2米(桁héng、桁架,用若干杆件组成的构架,用干跨越空间,承受重量,也就是桥两边的护帮)双向四车道,可抗九级地震。

兴康特大桥年9月1日开工兴建,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年零3个月,工程造价10亿元人民币。兴康特大桥是全世界最高的高山桥梁,桥面距大渡河水面米,独享川藏第一桥美誉,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是中国乃至世界高山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坐车从大渡河峡谷边上的公路上缓慢驶过,近距离观赏大桥的雄奇伟岸,感受大桥的威武震撼。中国桥梁建筑科技水平的先进和在世界桥梁建筑领域的领先,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心想,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再来,我一定要走一回雅康高速,乘车从大渡河上的“兴康特大桥”通过,作一次空中穿越大渡河的体验,那才刺激过瘾,那才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现代化的无比强大和繁荣昌盛。从泸定到康定这一段国道,大渡河河面宽阔,河两岸群峰高耸,在满眼的水光山色中,十一点五十分我们便进入康定市区。康定城重温经典因正值午饭时间,我们找好停车场,小餐馆用毕午餐,又因为下雨,便打着雨伞,直接向“情歌广场”奔去。

情歌广场四周的高层建筑全是藏式风格,外表装饰漂亮华美,色彩艳丽赏心悦目,尤其街道中央的折多河,如一条巨龙从折多山奔腾而来,穿城而过,波浪翻卷,轰然作响,更为山城平添一种豪迈气魄。

康定情歌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康定城的一首民歌。然而它一经问世,便唱红全国,风靡世界,代代传唱,久盛不衰,成为中外的名曲经典。它那悠扬宛转的曲调,甜美动听的歌词,曾令多少人痴迷陶醉、为之倾倒。康定情歌是康定城的城市名片,是康定人对世界的贡献,康定城因这一首民歌而名扬四海。因而能来康定情歌的诞生地看一看,重温昔日经典,实地感受一番,不知是多少热爱音乐艺术的人一生的梦想。站在雨中的情歌广场,分明又听到了那美妙诱人的弦律,“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还有一位哲人说过:“不懂音乐,就不懂生活”,看来这些话不无道理。康定城太美了,美得让人嫉妒,美的让人流连,然而下午还有二百多公里的山间国道,我们便于一点二十分离开康定向下一站雅江县城驶去。按说从康定到雅安这一路也有迷人的风景,但天公不作美,不大不小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山间浓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路过几处观景台我们都没有上去,只是在快到雅江县城的时候天气才稍微晴朗起来,真是错过了一路风景,留下不少遗憾,到雅江县城的民俗客栈已是下午五点半钟。五月三十日星期日雨这里天路十八弯昨天晚上下了一夜雨,再加上房间背后是一条河,雨声、水声吵得人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一早起来,简单地吃过早餐,仍然是八点钟,冒雨上路,朝目的地稻城亚丁方向驶去。车行半个小时,透过车窗,大家都看到了前方山坡上有一片还没有完全融化的积雪,待车从跟前经过时,才发现是“天路十八弯”五个白色大字。

很快车辆上到“天路十八弯”观景台,我们便停车观景。这时候观景台上已经有很多车辆很多游人,大家都在“天路十八弯”景观石旁拍照留影,景观石上标注的海拔高度是米。

我们没有凑热闹,而是依栏俯瞰赏景。这时候只见前下方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六道U型大弯出现在眼前。而此时雨虽然没有完全停下来,但比出发时小多了,来来往往的车辆按照各自的车道,顺着六道U型大弯缓缓上上下下,在薄雾、小雨、林海、群山的衬托下,组成了一幅流动的图画,如诗、如梦、如画,真是美极了。看到“天路十八弯”,自然让人想到了《山路十八弯》。年春晚,湖北姑娘女高音歌手李琼的一首民歌《山路十八弯》,风靡全国,唱红大江南北。《山路十八弯》歌里描写的是湖北宜昌土家族自治县的山路,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天路十八弯”是川藏公路的山路,两处山路虽然地理位置不同,但悠扬的旋律总让人回味,“哟……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喽,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哟……”离开“天路十八弯”观景台,雨越下越大,随着海拔的增高,雨变成了雪,雪花飘飘洒洒,气温明显下降,车外的气温只有四五度,一连过两个观景台,都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我们十分庆幸刚才在“天路十八弯”看到的美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要是现在的天气,在“天路十八弯”观景台,恐怕是什么也看不到。车辆一路前行,赶十一点半到达理唐县城时,雨已完全停了下来。理唐县城号称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县城,高大漂亮的藏式东城门门楼上写着“世界高城理唐”,并有一副对联:“世界高城人杰地灵引来仙鹤眷恋,草原明珠风光无限尽显雪域圣境”。这副对联虽说不十分合律,却是理唐旅游的最美广告宣传。在理唐县城边一家餐馆,我们用过午餐,继续朝目的地前行。出理唐大约两个小时,“海子山地质公园”出现眼前。“海子山地质公园”有个大小不一的海子(海子指湖泊),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多颗钻石一般。大的我们也没有看到有多大,但小的有的确实很小,其实就是一个小水池,但因在高海拔地区,没有任何污染,每一片海子里的水都清澈湛蓝,再加上原生态的石头、石海,景色十分秀美。海子山地质公园很大,车行其间差不多一个小时,四点路过稻城县城,五点半抵达稻城亚丁景区,入住酒店。五月三十一日星期一晴神奇的稻城亚丁稻城亚丁风景旅游区位于稻城县南部,属横断山脉沙鲁里山系,藏语音译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11雪三护法神山”。景区内米以上海拔山峰多达30余座,米海拔以上山峰座,是一座典型的高海拔风景旅游区。早八时,我们一行人就来到景区门口,拍完照,进入大门,排队坐上景区大巴车,向大山深处驶去。大巴车要在山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快到景区时在一处观景台停了下来,因为这个观景台是拍摄雪山的最佳位置,游客纷纷下车,远望雪山,拍照留影,然后重新上车,直抵景区。

进入景区,从大巴车下来,徒步米坡道,再乘坐景区小交通,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开始游览景区。坐在电瓶车上,从景区峡谷穿过,只觉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只见峡谷内溪流潺潺,植被茂密,森林葱茏,云杉挺拔,大有九寨沟的感觉。

从电瓶车下来,眼前是一片狭长宽阔的像一条巨大地毯似的绿色草甸,草甸中间一条两三米宽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溪流向前方匆匆流淌,三五成群的马匹在草甸上悠闲吃草喝水,真是一幅优美的原生态图画。草甸上的马群是藏族同胞为游客上山准备的,年龄大、体质弱的游客可骑马上山游览,每位元,只管上山,不管下山,下山要游客自己走。当然只要游客愿意掏钱,下山仍可骑马。为保护草甸,在通过草甸时,景区搭起了木栈道,游客通过栈道到达峡谷对面,再沿上山步道上山,因为山上有两个好看的景点,一个是“牛奶海”,一个是“五色海”。顺着沿山步道,只见从上游流向草甸的溪流,一开始并不是一股,而是按照各自的意愿在草甸上随意流行,画出各式图案,不论那种图案,都是那么自然协调。而清澈水底里碎小的鹅卵石在水面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银色的光泽,溪流边上的草是那么的绿,水里的石是那么的亮,又是一幅优美的原生态图画。草甸上方这片自由流淌的溪流,在草甸上流了一段行程后可能感到这种行为不够好,不够团结,不够壮大,随后又都汇到了一处。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一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近距离观赏雪山,能拍到雪山和瀑布的最佳位置。从观景台向对面望去,巍峨的雪峰就在眼前。太阳照射在雪峰上,反射出耀眼的银色光芒;白云在蓝色的天空随风飘移,不时地变幻着各种形态;雪山融化形成的三条瀑布顺着悬崖飞流直下,随后又汇成两条,如万马奔腾,发出巨大轰响。这两条瀑布几番跌落,在空中形成两道白光,如两条银色巨龙在半空飞舞,吸引众多游人伫足观赏。这两条巨大的瀑布酷似庐山三叠泉瀑布,也是三叠,不过远没有庐山三叠泉瀑布的落差大,但有巍峨的雪山作背景,气势一点也不差。庐山三叠泉由于峡谷狭窄,瀑布落下来是一个不很大的水潭,而眼前的两条瀑布落下后形成一大片海子,这一片海子在阳光照射下,清澈透明,波光粼粼,是庐山三叠泉瀑布远远比不了的。刚才上来时草甸上溪流里的雪水,就是从这一片海子里流下去的,源头就在这里。望着眼前的两条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诗句在耳边回响:“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这首描述庐山瀑布的名句,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千古流传,人人皆知。若当年李白能来亚丁,不知会作何感想。我想李白一定会大发感慨,为亚丁瀑布赋诗一首。而李白没有做到的事,今天我来了,总得为亚丁瀑布留下一点什么,那就自不量力,斗胆为亚丁瀑布作一首小诗吧:雪山消融化成川,分流两股奔向前。飞身跌落断崖去,两道银练当空悬。在这个观景台观赏雪山、瀑布的游人很多,我和老伴在这里呆的时间也较长。这里也是游人暂且休息,补充能量,加油鼓劲,准备攀登山路的地方,有人吃东西,有人吸氧气,有人在相互鼓励。我问老伴上不上,老伴毫不犹豫地说,既然来啦,为啥不上,我说恐怕咱们身体吃不消,越高越缺氧。老伴说,感觉吃力咱就吸几口氧气。老伴态度坚定,给我很大鼓舞,我俩开始向两个最高的景点“牛奶海”和“五色海”奋力爬去。我俩在挑战自我,我俩在自我考验,我俩要用顽强的意志战胜高原反应,攀上景区高峰,看那最美的景色。从观景台出发到“牛奶海”这一段山路,从路牌标识看要3.5公里多,而要到“五色海”则更远。我们行走在上山的栈道,只见对面峡谷一道深褐色的连体山崖向前绵延,高峻雄伟,气势壮观。山崖表面光滑,横向裂痕层叠,再加上山崖顶端有三三两两的岩羊觅食,又是一道美丽风景,吸引众多游客观看拍照。越往上走,体力消耗越大,越觉两腿沉重,在快到“牛奶海”的一处服务站,我和老伴每人吃了半块饼子,喝足了水,准备最后冲刺。老伴说,咱们吸几口氧吧,我说没有什么异常感觉,老伴说,有没有感觉,顶不顶事,反正已经带来了,吸完了扔掉氧气瓶,带着还是个累赘。这样我和老伴每人吸了几口氧气,继续前行。这个服务站好像一道关口,大部分游客上不到这里,而上到这里的游客,又有一部分一打听前面还有二里上山路便半途而废。在亚丁景区,真正能上到“牛奶海”和“五色海”的游客,不及进景区游客的三分之一。“不到长城非好汉”,“无限风光在险峰”。“牛奶海”海拔高度为米。这一段更高的山路是对意志的最后考验。感谢沿途游客对我的鼓励点赞,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欣赏,他们的惊叹,他们的敬意,已完全化作我克服困难战胜高原反应的巨大能量。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来到“牛奶海”,美丽的景色呈现眼前,无数条细小的瀑布从雪山流下,像一道道密密麻麻的银色水帘挂在山间,波光闪闪,灿若银河。从雪山流下来的雪水在山脚下形成一片海子,这片海子比前面瀑布下的海子大几倍,景色更为漂亮。它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大U型海子,U型山体环抱,雪山倒影湖中,水色青绿柔和,水光明亮闪烁。因为这一片海子的最外层湖水呈白色,所以藏民称它为“牛奶海”,更因为最外边这一层白色湖水,给“牛奶海”镶上了一圈银边,使这片海子更加风情万种,妩媚多姿。“牛奶海”的右后方,也就是往回走的右上方,再爬米陡坡,就到达海拔高度为米的“五色海”,这是终极的考验,而这最后的考验又让不少游人望而却步,但我和老伴上到了顶峰。“五色海”也是一个U型山体环抱的海子,它不像“牛奶海”四周那样平坦,而是深深地嵌在山洼里,水色碧绿、幽深,尤其背后山峰比“牛奶海”更高更险,而且草木不长,让人望而生畏。完成亚丁景区的最后登顶,时间已经不早,我和老伴不敢松气,赶紧往回返。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尽管是下山,但由于体力透支过大,下山路段又是一次严峻考验。关键时候,又有新的状况出现,两条腿开始抽筋,返回路程还有十里,如何是好?老伴见状,从我身上拿下跨山包,让我轻装下山。危险路段一年轻姑娘,非要搀我通过,我虽执意不从,但又盛情难却,心里充满感激;又一危险路段,一年轻小伙一直陪我身边,生怕出现意外,直到路段安全。一路坎坷,一路艰难,走走歇歇,歇会再走,赶在六点多,我和老伴坐上景区往返电瓶车,回到大巴车停车场,再乘大巴,于八点前回到酒店。稻城亚丁这一天,从早上八点出发,下午八点返回,在景区整整呆了十二个小时,来回行程二十里,虽筋疲力尽,但完成了“挑战不可能”,心满意足,十分享受。六月一日星期二晴摄影天堂新都桥昨天晚上睡觉时因担心腿会抽筋,所以一晚上没敢脱保暖裤,还好,未出现状况,只是两腿的腿肚子又酸又疼。仍和往日一样,八时从景区酒店出发,原路返回,向目的地新都桥镇出发。

车行一小时,沿途经稻城县城,一条宽阔的河流从县城边流过,我们从桥上进城,车览稻城风光。稻城县城规划整齐,街面干净,酒店林立。这些酒店是专门为旅游旺季的游客准备的。因为这里海拔较低,环境优美,每到旅游旺季,家家酒店游客爆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亚丁景区的火爆,给稻城县带来了无限商机。

在稻城加油站,一位年轻人热情上前向我打招呼,我一脸茫然。小伙子说,老爷子,昨天在景区我还和你说话,询问你的年龄,为你点赞,你都忘了吗?我一下子回过神来,赶忙道歉。小伙子一行十三人,分乘六辆小车,是咱们太原一家4S店俱乐部组织的自驾游车队。他说,我们十三人中只有三人登顶,而你七十岁年龄能勇攀高峰,令人敬佩。人都爱听赞扬,“二尺五”是假的,人人爱戴。小伙子的赞美,又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离开稻城,一路前行,路过“海子山地质公园”,再一次车览美景,大约在一点多的时候,来到理唐县城,找了一家川菜馆,四菜一汤,吃了一顿米饭,继续赶路。没用多少时间,又来到“天路十八弯”观景台,又一次欣赏这一段大弯的壮观。这一次在车辆经过U型大弯时我特别留意,原来在观景台因距离较远,觉着每一个弯道转过来的直道没有多长,亲自体验,总长也在三四百甚至四五百米,而“天路十八弯”五个大字,每一个都有好几平方米。下午五点半,我们入住新都桥镇“美成大酒店”,这时候天又下起了雨,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预订的一百多元房间旺季时会成倍翻番。因为这里被誉为“摄影者的天堂”,每年的八、九、十三个月,这里是一个七彩斑斓的世界,全国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所有酒店,住宿爆满,有时多加一床地铺,也得二百多元,像我们这样的房间,价格会突破千元。工作人员还介绍说,你们明天要赶往丹巴,从新都桥出发的十里景观长廊,你们好好领略一番吧。听完介绍,我们巴不得立马就去景观大道。“美成大酒店”安顿好,我们开车在镇上绕了一圈,在一家牦牛汤锅店吃了一顿清汤牦牛火锅,味道鲜美,十分享受。从汤锅店出来,我感觉浑身轻飘,这种感觉其实中午在理唐吃饭时就有,但我不好意思说,便问老伴,老伴说她也一样,问同学两口,都有同感,看来这高原反应还真不是一两天就能过去的。同学安慰说,心放宽,咱们已经从高海拔过来了,这里只有0多,更何况你们有去过西藏的经历,不会有事的。果然第二天一早起来,什么事也没有,浑身轻松。六月二日星期三晴因“美成大酒店”有早餐,又加上急于看到新都桥十里景观大道的美景,所以今天我们比以往那一天都出发得早,应该是七点半多就离开酒店,向十里景观大道方向驶去。一出新都桥,透过车窗,十里景观大道便呈现我们面前。清晨,新都桥宽广的河谷里,满目清绿,色彩艳丽,空气甜润,生机盎然。轻轻的薄雾,淡淡的清香,一眼望不尽的高原藏乡田原风情,令人心旷神怡。河谷里清晰的山峦,舒缓的河流,鲜嫩的草场;散漫的牦牛,漂亮的民宿,白色的炊烟。这一幅幅天然图画,一道道自然美景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开,令人陶醉、痴迷、如梦幻一般。我几次提醒开车的同学,车速放慢一点,再慢一点,我要把这美景看个够,不能错过每一处景致。然而因为赶路,在依依不舍中,我们驶离了十里景观长廊。这时一句话在心里冒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觅。”我认为这句话放在新都桥十里景观大道最为恰当。墨石公园石林奇观驶离景观大道,前行一个小时,九点多一点,我们来到国道边的一个风景旅游区“墨石公园”。坐上景区小巴车,几分钟便来到公园的人行栈道,顺着人行栈道下去,只见一片黑色石林出现眼前。墨石公园石林的形成是受第四季构造运动影响,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鲜水河断裂带中的岩石,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形成糜棱岩石林。石林含钙盐,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干燥季节呈浅灰色,浅蓝色,湿润季节呈苍黑色,又称之为变色石林。和云南石林不一样的是,云南石林基本上是一个个孤立的石峰,高大挺拔,千姿百态,如阿诗玛石峰就十几米高。而墨石公园的石林规模要小得多,虽规模较小,但造型奇特,它是一座座连体山峰分布在几处幽深的山谷里,每处山谷里的石林,它们的底部连在一起,长到上部时才分出一个个尖利的石峰,象一把把利剑插在山上,形成一片片黑色石林。墨石公园面积不大,每一片石林无论是下到深谷观赏,还是要去另一处峡谷观赏,都修有木栈道能够通行。不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黑色的石林都让人感到森严、壮观,而每一处石林景观又都有它独特的名字和美丽的传说。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敢在墨石公园久留,从景区另一出口出来,再乘景区小巴车,也是几分钟便回到景区大门口停车场,景区游览整整一个小时。甲居藏寨世外桃园从墨石公园景区停车场绕上国道,我们朝目的地丹巴县的甲居藏寨方向驶去。车过道浮县境,渐渐驶进大山,越往前行,峡谷越深,道路越险。沿途经过多处落石塌方路段,让人真实感受了一回山大林密沟深,河水湍急路险的“蜀道之难”。在险象环生的大山里谨慎前行,于中午十二点多终于来到丹巴县城。原计划在县城午餐,但开车转了一圈都没有找下车位,无奈,便直接向甲居藏寨景区驶去,不到两点我们到达景区酒店,受到了店老板的热情接待。

我们入住的甲居藏寨三姐妹民俗酒店,是一家信誉高、口碑好的酒店。因已过饭点,老板安排厨房为我们每人煮了一大碗青菜热汤面,让我们先进房间休息,下午再游山寨。

甲居藏寨风景区位于丹巴县西北、距县城八公里,海拔高度在——2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毫米,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甲居藏寨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光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被誉为“藏区童话世界”、“康巴风情名片”。5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乡村”,6年当选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甲居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生辉,一切都显得古朴、协调、和谐自然,一切都显得诗情画意,浑然天成。既是一幅“天人合一”画卷,更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房间休息一个小时,四点钟我们乘车游览山寨。山寨很大,是当地一个乡镇所在地。景区有五个观景台,酒店老板告知,4号和5号观景台景色最漂亮,而且要先看4号,后看5号,因为5号观景台看到的景色最全最美。按照酒店老板的指点,我们先登上了4号观景台。4号观景台下来,又经路边藏族妇女指引,开车来到5号观景台。如果说4号观景台给我们的感受是惊讶、惊叹,看到的是藏寨田园风光,那么5号观景台给我们的感受则是震惊、震撼,看到的是一幅“天堂图画”。站在观景台上,只见山脚下的大金河谷像一条玉带飘向远方。整个景区从河谷向上层层叠叠攀援,一幢幢红白相间的藏式寨楼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绿荫葱郁的山坳之上,犹如几百块宝石闪闪发光;错落有致的块块梯田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田里的农作物、蔬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三三两两的藏族同胞在田间劳作,悠闲的牦牛在山坡游游荡荡。绿荫、寨楼、梯田,人影、牦牛、庄稼,有景有人,有静有动,置身这幅田园画卷,又好像人在天堂。看完两处山寨景观,我们乘车返回酒店,又步行去了3号观景台。3号观景台有几位藏族妇女出售土特产品,同时也有几位藏族妇女租赁藏族服饰供游客拍照。一群群身着藏族服饰的游人在景观石前拍照,载歌载舞拍摄抖音,观景台的小广场上欢歌笑语,气氛热烈,游客们尽情地享受着旅游带来的无限乐趣。3号观景台是从侧面看山寨,看不到山寨全貌,虽然局限,但景色仍十分美丽。出来五六天,由于高原反应,不敢洗澡,憋得难受。当晚到藏寨,海拔低了,美美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浑身舒服。六月三日星期四晴今天早上天快明,约摸四点多的样子,藏寨下起了雨,听声响好像不小,六点多才停了下来。雨一停,我赶紧起床跑了出去,想一睹清晨藏寨的模样。雨后的甲居藏寨,薄雾轻漫,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凉爽宜人。这时候的山寨恰如一位刚沐浴过的清纯姑娘,长发飘逸,俊美端庄,宛若天仙,俏丽动人。这时候把甲居藏寨比作人间天堂,一点也不为过。而酒店的早餐又十分适合我们的口味,不稀不稠的大米粥,爽脆可口的酱咸菜,刚出笼的软蒸馍,让人顿时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是出来五六天吃得最舒服的一顿早餐。用完早餐,我们离开酒店,通过景区大门,拍照留影,向甲居藏寨作最后惜别,然后折返丹巴县城,沿大渡河河谷流向的山边省道向泸定方向驶去。从离开甲居藏寨到乘车行至泸定高速入口,差不多开了四个小时,这一段车程,有一半甚至是多一半在隧道中穿行,又一次见证了“蜀道之难”。这一段车程不像昨天从道浮县到丹巴的路段,处处都有惊险,而是两岸高峰对峙,大渡河在宽阔的河谷中缓缓流淌,让人有一种身处“长江三峡”之感。从泸定高速入口进来,在服务区未敢多停,便向成都方向驶去,下午三点抵达成都“锦江之星”酒店。酒店房间休息半小时,我们步行前往“宽窄巷”,途中在一米线店,每人吃了一碗正宗的成都米线。“宽窄巷”是成都的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凡来成都旅游的人,没有不来“宽窄巷”的。“宽窄巷”是东西走向的两条古街巷,北边是宽巷,南边是窄巷,两巷中间的大院南北贯通,游客可自由通过。古街中商铺门面全是木板门,街道全是石板路,石板路被游客踩踏得明光发亮。街道两旁小吃摊店、酒楼居多,四川的名优小吃在这里都能品赏。两条街上茶馆不少,还有好几家川剧变脸的演艺剧场,穿着戏装的演员和礼仪小姐在剧场入口招揽游客。“宽窄巷”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是成都的一道风景。从“宽窄巷”回来,我们在酒店附近街上一家“花串串”的小吃店,吃烤串,喝啤酒,享受晚餐。六月四日星期五晴“杜甫草堂”拜诗圣早上起来,七点半在酒店用过早餐,因酒店距“杜甫草堂”不远,我们便步行前往。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街区宽阔整洁,处处绿树成荫,市内街心花园,座座繁华似锦。行走在成都大街,满眼都是美景。“杜甫草堂”也是成都旅游的一张名片,尤其是热爱文学,喜欢诗歌的人,来成都旅游,就是奔“杜甫草堂”去的。杜甫是和李白齐名而各有特色的唐代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杜甫草堂”位于成都浣花溪畔,是诗圣当年流寓蜀地时的故居,诗人在此居住了近四年时间,留下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不朽诗篇。历经千年,今日草堂,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一草一木皆蕴藏着无尽的诗意与灵动。这里是追思前贤,咏怀古迹的大雅之堂,这里是超然世外,感悟人生的淡雅之地,这里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的好多诗作佳句,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名句意境美,立意高,哲理深,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从北门进去,迎面一座楼阁“听秋轩”矗立面前,两边对联为:“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暗水流花径江村野堂争入眼。”上几级石条台阶,穿过“听秋轩”来到园区。园区内樟树高大,银杏挺拔,修竹茂密,小桥碧水,整个草堂实际上是一座古典的江南园林,是成都市民晨练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顺着标牌往右走,一座秀丽的高塔出现眼前。这座高塔名为“一览亭”,塔高23.1米,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层砖亭,因杜甫《望岳》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得名。凭栏南望,整个梅园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如今是草堂的一处胜景。从“一览亭”向东折返,我们参观了“茅屋故居”、“少陵草堂”、“碑亭”,来到“工部祠”。“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主体建筑和核心部分,是供奉杜甫塑像和供游人祭祀的享殿。因杜甫在成都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他杜工部,“工部祠”一名由此而来。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虽才华横溢,被世人尊为“诗圣”,但仕途却不得志,官职只做到检校工部员外郎。“工部祠”门前对联为:“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工部祠”还有很多名联,可惜我没有随手记下来。在“工部祠”,我一边静静地欣赏对联,享受文学的美好,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表达对“诗圣”的崇高敬意,希望“诗圣”能赋予我今后在诗歌、散文写作上更多灵感。出“工部祠”往东,一处庭院门额为“盆景园”的小园林里游人很多。这个园子大小在二亩,园内一盆盆盆景千姿百态,造型奇异,有一盆用石材雕刻成的大型椭圆形花盆,雕刻技艺精湛,造型精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花盆内各种植物搭配,芳草萋萋,花开艳丽,吸引众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盆景园”出来,又走进“兰花园”,园林工人正在为几百盆兰花浇水施肥,可惜季节未到,兰花还未开放,留下小小遗憾。拜别“诗圣”,离开草堂,我们乘出租车前去“天府广场”游览。从广场出来,快到“武侯祠”景区,我们在一家规格较高的清油火锅酒店午餐,享用正宗地道的成都火锅。火锅是成都人的发明专利,吃火锅是来成都旅游的首选。“武侯祠”里祭孔明从火锅店出来,没走多远,就看到“武侯祠”门前广场一片人海。“武侯祠”是全国最大一处祭祀三国名人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中国人智慧的化身。而我认为,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因为在冷兵器时期的古代战争,天文地理知识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如草船借箭,你预测不到长江上的大雾天气,曹操就不会上当;火烧连营,你预测不到大风天气和风向,你的作战计划就会落空。诸葛亮这位能人,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比如有好多成语都和诸葛亮有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火烧连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如好多诸葛亮的故事,中国的老百姓都耳熟能详:戏剧《黄鹤楼》里的锦囊妙计、《失街亭》里挥泪斩马谡、《空城计》退兵司马懿,尤其是著名蒲剧艺人王天明演唱的《空城计》,喜爱蒲剧的晋南人人人爱听,久唱不衰,成为经典。比如代表他文学成就的《出师表》,“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句被世人铭记;比如《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更是为世人所佩服的经典之作。还有,他的忠君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它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三国遗址博物馆,有“三国圣地”之美誉。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环境优美,文物荟萃。“武侯祠”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典型中国式寺庙建筑群,一座座巍峨的大殿坐落在中轴线上,景区大门上方匾额为“汉桓侯祠”四个大字。过了供奉刘备的大殿,就是供奉诸葛亮的大殿,进大殿山门对联为:“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供奉诸葛亮的大殿与刘备大殿一样规制,大殿一周石雕廊柱环绕,正中匾额为“名垂宇宙”。大殿正中诸葛亮金身坐像上方的匾额为:“静远堂”,大殿后方为“三义庙”,供奉刘、关、张三位三国英雄。“武侯祠”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尤以樟树、喜树、桢南、银杏为最,一棵棵古树均有几百年树龄,高大挺拔,庄重森严,为祠堂古庙增添静幽、肃穆之气。能在有生之年来成都“武侯祠”,祭拜心中英雄人物,感受三国文化,丰富人生智慧,真是人生幸事。从“武侯祠”后门出来,进入“锦里”古街。“锦里”系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一条古街,它延续了三国文化,并融入了川西民俗风情,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锦里”和“宽窄巷”一样,也是木板门、石板路,由于和“武侯祠”紧邻,街上游人更密。处处茶馆座无虚席,人人手持美食小吃,街上人气鼎沸,热闹非凡。这时只听音乐阵阵,原来“结义楼”的演出正现高潮,剧场门口挤满了游客,准备入场观看演出。这里是成都人的生活缩影,抑或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姿态。成都人生活节奏慢,悠闲舒适,快乐浪漫,富有情调,这种生活方式折射出来的是成都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享受美好人生的精神面貌。六月五日星期六晴“阆中古城”话张飞为赶路及早到达“阆中古城”,我们早上六点多就离开成都向阆中驶去。中途在盐亭服务区短暂停留,吃简便早餐,九点离开服务区,十点二十分便赶到阆中市,入住汉庭酒店。酒店停车场停好车,房间休息片刻,我们便出酒店向左拐过一个十字路口,径直奔“阆中古城”而去。酒店到古城也就一里多路,十多分钟,我们便来到古城“状元牌坊”东门口。“阆中古城”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流,是我国整体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四大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黄山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是巴蜀现存的最大古城,具有0年的建城历史。古城具有“唐宋格局、明清风貌”,融山、水、城于一体,有“风水之都、阆苑仙境”之誉,历代统治者都把这里作为统治西南的重镇,一直是郡、州、府、道、军治所,清初为四川省会二十年。古城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有九十余条街巷,数十处名楼祠寺,更有成百上千座融京都四合院和江南园林风貌、凸显川北民居特色的院落,被专家盛赞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进入牌坊一直往西,是古城的一条主街,和成都“锦里”古街一样,两边商铺门面也是木板门,石板路,卖的也是四川小吃,特别是出售“张飞牛肉”和“保宁醋”的商铺居多。顺着主街一直往西,便看到一座木制楼阁,“中天楼”三个大字赫然醒目。“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座标,位于古城中心,高三层,底层四面通透,四根粗大的圆木立柱插在四块雕刻精美的石墩基座上,东西南北均可通向古城的每一条街道。“中天楼”通高应在接近三十米,楼的一侧有木楼梯可登上楼顶,上到楼顶便能看到古城全貌,但上楼收费,每人十五元。三层楼顶的造型与湖南洞庭湖岳阳楼一样,也是古代将军的头盔式样。“中天楼”相传始建于唐宋,明清复建,有清代阆中诗人金玉麟“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的盛景描述。民国初年,因街口狭窄,一念拆毁,至6年修复。“中天楼”二楼有伏义圣像,楼居古城中轴线,应“天心十道”,为典型的风水标志建筑。“中天楼”造型精美,飞檐翘角,古色古香,高耸入云。“中天楼”取“天人合一”之意。阆中人相信风水,阆中人认为古城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有山有水,是阆中的风水对古城的恩赐,所以古城建有一座风水博物馆。我不信风水学,我认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想享受美好生活,全靠自身的学习、努力、勤奋和智慧。路过风水博物馆,我只是在门口多看了几眼,没有进去。从“中天楼”往西不远,就是“张飞庙”,这是来阆中必须要看的一个景点。三国名将张飞,是阆中人心目中崇拜的神圣,勇猛刚烈,吼声如雷,疾恶如仇,武艺高强。说到张飞吼声如雷,不得不说张飞喝断当阳桥的典故。东汉末年,曹操50万大军追击刘备0人马,刘备逃到当阳桥时,正好张飞出现,他在当阳桥上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狼狈逃窜,京剧有唱词云:“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虽系夸张,但足见其威。当年刘备派张飞镇守阆中,张飞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镇守阆中期间,张飞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gmenzx.com/jmxw/128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