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挣钱,家家户户都有分红,这样的好事是新桥村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近日,记者来到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谈起年初村里给大家分红的事儿,村民个个都是喜上眉梢。 《今日聚焦》视频:村民变股民万红利惠乡亲 今年53岁的邵翠枝,年在村里开了一家小超市,平时,丈夫在外跑运输,她就在家一边看店一边带孙子,日子过得很舒心。可在几年前,她家却是另一番境遇,自己常年患病、婆婆瘫痪在床,孩子们都还未成年,家里全靠丈夫一人支撑,没想到新桥村改革的过程中,村里不仅帮扶他家脱贫致富,还让村民享受实实在在的股权分红。这次她就分红多元。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四组村民邵翠枝 经过村里发这个分红之后,我想扩大,扩大超市规模,多进一点货,钱生钱。 新桥村地处荆门城区北郊,是东宝区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户,人。新桥村的集体积累起步于年的村办企业——新桥石膏矿,随后通过兴办实体、土地入股、厂房租赁等方式,加速资金积累,成立了荆门市新桥实业有限公司。 早在年,新桥村就组织了24名熟悉村情的老党员、老村民,凭借历史资料,清理了年生产资料入社的情况,这也为随后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两个专班清理核实,确认新桥村总资产为3.5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为2.56亿元,资金0.9亿元,非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为0.09亿元。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原村干部蒋邦正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是在清人分类上。所以说我们村相当重视清人分类。成立了清人分类专班,针对历史原始股的入社,到后来分田到户,以至于劳动积累股的形成,都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分析。”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党委书记苏永清 “这个清人分类的难点主要考虑一个全覆盖,不能遗漏这一块。股权配置考虑到公正公平。股权配置分了之后,老百姓收入能够增加,然后集体的经济也不能分弱是这样一个考虑。” 按照统筹进度、清产核资不遗漏、清人分类不包办、稳定持股不争议、改革红利不独享的标准,年9月,新桥村全面完成改革,并挂牌成立了新桥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年1月,新桥村获得全市第一张由农业农村部赋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 更为喜人的是,年1月19号,新桥村召开了产权制度改革之后的首届分红大会,成功分红万元,其中集体分红万元,个人分红万元。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党委书记苏永清 “在这次这个分红我们这个最高的分的是元,最低的也有多元。” 正在给记者核算自己配股的,是新桥村村民李田焕,多年前因为爱人邓永翠生病治疗,李田焕一家因病致贫,生活困难,村里配股之后,今年李田焕和爱人分红一万多元,再加上村里配制的公益岗位,李田焕一家的日子终于宽裕了起来。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贫困户李田焕 “这笔分红对我们家庭基本上是这个买米买油。生活问题基本上得到完全的解决,比如说吃粮食的话,你现在一个人一年我们也只需要几百块吃米。基本上能解决这个生活问题。” 稳定持股不争议,红利释放不独享。新桥村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分配方式由“福利分配”向“按股分红”转变,创新了集体经济运行体制,增加了村民收入。 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党委书记苏永清 “通过这次改革,应该说我们整个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我们给老百姓这样一个承诺,既然是今年一九年开始初次分红。那么分红的红利我们会逐年增加,我们还是希望就我们群众的更关心,更支持我们这个集体经济的发展。” 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新桥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实实在在的红利不仅帮扶村民的生活,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同时通过改革发展,村民也更加关心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希望,新桥村的集体产权改革能更深入的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也祝福村民的红利一年更比一年多。 《今日聚焦》 首播时间:周一、三、五晚20:00 重播时间:周一、三、五00:10、07:25、12:25、17:25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今日聚焦》 商务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