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是硬菜,轻松成大厨”“地道楚味,五分钟出餐”“加热即食,堂食口感”……如今,武汉线上线下各大商超平台,陆续推出菜式花哨的预制菜。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方便快捷的预制菜已悄然“占领”市民餐桌,成餐饮消费“新宠”。这个吃出来的新市场炙手可热,吸引品牌餐饮、连锁商超、生鲜电商等加快布局。 消费者: “解放”了厨艺,图个省事卫生性价比高 琳琅满目的预制菜陈列在超市冷柜里。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何为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让消费者只需简单加工就能“做”出美味菜肴,也被称为快手菜或方便菜。 近日,记者来到盒马鲜生凯信广场店看到,琳琅满目的预制菜陈列在超市冷柜里:松仁玉米13.9元/盒、小炒黄牛肉19.8元/盒、糖醋小排35.8元/盒、金汤佛跳墙39.9元/盒……超市售货员说,周末是购买高峰,近期补货频率较高。 在京东生鲜、淘宝淘鲜达、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上,记者搜索“预制菜”“半成品”,选购列表里出现了不少餐馆里常点的菜品,家常菜价格在10元—30元,海鲜类、火锅类价格在35元—90元间不等,品种丰富。 在家掌勺30多年的官阿姨告诉记者,洗菜、切菜、配料、烧炸,几道硬菜做下来也挺累的,“逛超市看到预制菜花样不少,顺道买来试试,前几天买的2至3人食用的酸菜鱼口味不错,十来分钟就弄好了。如果是自己买鱼给家人做一盆同样的菜,最快也要半小时”。 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解放”了厨艺,图个省事卫生、性价比高。“周末邀朋友来家聚餐,在网上提前买了一套家宴大礼包,14道预制菜,花费总共不到元,比出去吃划算。”在武汉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张远说,上周末,不会烧菜的他,竟然端出了酸汤肥牛、玲珑小酥肉、青花椒风味烤鱼、蒜蓉粉丝扇贝、鱼香肉丝等一桌子菜,味道也还行。 “白天工作忙,到家后只想‘躺平’,点外卖担心重油重盐,泡面又没营养,预制菜加热几分钟就能吃,营养均衡又节省时间。”90后白领杨静说,她一般通过网上或大型商超购买预制菜,通常选择较知名品牌或朋友推荐,品质相对有保证。 相关数据显示,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亿元,预计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亿元。来自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消费者主动搜索“预制菜”次数同比增长超10倍,带动快手菜、半成品菜、加热即食等相关概念搜索量整体较去年同期涨4倍。从城市维度来看,武汉成为预制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