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酸菜鱼,估值百亿了。

上个月,太二酸菜鱼母公司九毛九集团与湖州嘉俊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后者购买太二酸菜鱼3%股权,总代价为3亿元。

以此估值,太二酸菜鱼估值已超百亿,然而喧嚣背后,颓势已尽显。

太二酸菜鱼由主打中式餐饮连锁经营的九毛九集团创立于年,仅用6年时间便成长为酸菜鱼品类头部品牌。

据太二酸菜鱼官方数据,截至年8月底,其现有门店已扩张至家。在太二酸菜鱼攻城略地的主要城市中,“太二=酸菜鱼”已深植于消费者的心智。

从九毛九集团年财报数据来看,年太二酸菜鱼全年营收达19.6亿元,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同比增长24.8%;九毛九集团年中期财报则显示,上半年太二酸菜鱼收入16亿元,占集团业绩的79.3%,而在店铺层面,太二酸菜鱼贡献了整个集团高达92.8%的经营利润。

这一份成绩,不可谓不惊艳,但问题也不容小觑。

营销过度、“霸道店规”、服务不周、扩张“后遗症”、单品类增长遭遇天花板等等一系列问题,正在逐渐发酵。

在华丽包装下极速奔跑的太二酸菜鱼,究竟还能走多远?

“营销”大过“鱼”

翻看太二酸菜鱼6年发展史会发现,其强劲增长的杀手锏似乎既非酸菜也非鱼,而是“营销”。

自成立以来,太二酸菜鱼从品牌文化到门店设计,处处可见“二”的影子,并以此精准抓住了年轻消费者。

太二酸菜鱼的核心IP形象有虚构的“小二哥”和“二老板”,相应的人设、背景故事等一应俱全,二次元风格十分明显。从店内到线上物料再到线下营销,太二酸菜鱼都统一采用了黑白日漫画风,形成了独有的内容与视觉符号体系。

这么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特别是Z世代人群的好奇心,二是接地气的形象更容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三是具备极强的记忆效果与极高的可复制性。

除了形象上的标新立异,太二酸菜鱼同样善于反常规的场景化营销:不仅为输出“酸爽做自己”的态度,打造了“太二发廊”,此前还开过“太二中医馆”、“酸菜博物馆”和“酸菜探索基地”,甚至还在闹市开起了“澡堂”,声称要让当代年轻人“搓洗灵魂,酸爽做人”。

营销上一次次的“出格”,让太二酸菜鱼火速“出圈”;但同时,也带来反噬。

或者说,太二酸菜鱼的火热营销与响亮口号,似乎撑不起“酸菜与鱼”的质量。在大众点评上,诸如“汤很淡,酸菜也没什么味道,估计是酸菜的问题吧?!”“菜品实在是太一般了,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吃”之类的评价屡见不鲜。不少消费者表示因“噱头营销”乘兴而来,却也因“菜品一般”败兴而归。

NCBD(餐宝典)发布的《中国酸菜鱼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显示,太二酸菜鱼在“名不符实”与产品口味方面,招致了接近24%的差评。

当营销大过“鱼”,太二酸菜鱼制定的规矩再多,“根”也没那么牢了。

“规矩”是把“双刃剑”

太二酸菜鱼有很多条规矩。

这些“规矩”,在成为太二酸菜鱼杀手级标签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其“作茧自缚”的枷锁。

据《中国酸菜鱼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种种“霸道店规”给太二酸菜鱼带来的差评为数不少;其中,“超过四人不接待”贡献了12.6%的差评,“服务态度不好”更是占了44.2%。

首先,太二酸菜鱼规定“超过四人就餐不接待”与“不拼桌、不加位”,不管是否如其所说是为了照顾“顾客体验”,但的确博取了足够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gmenzx.com/jmmt/15648.html

------分隔线----------------------------